人才介紹:
封雨鑫,深圳市大族智能控制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兼總工程師,長期專注于控制技術與數控系統的研究,完成了大型研發項目十余項,突破了多項行業技術難題,完成了激光切割數控系統關鍵技術的全自主研發,使得國內激光產業擺脫了對進口數控系統的依賴;帶領團隊對激光加工的控制方法和原理進行了深入的研究,為激光設備制造廠商提供先進的智能控制解決方案,助力國產激光設備占據行業主要市場份額;獲國內發明專利70余項、美國發明專利2項;2022年12月獲評中國自動化學會“杰出自動化工程師”,2023年2月獲評深圳市科學技術獎專利獎(第一發明人)。加入大族智控后,面對國外技術壁壘,他如何成功破局實現國產替代?作為“寶安區首席工程師”,他如何引領人才團隊,注入創新活力?對于大族智控未來的發展,他又有著怎樣的目標和規劃?數控系統被稱作激光設備的“大腦”,然而長久以來,我國在這一領域的核心技術上,不得不依賴于外部進口。為了突破國外技術壟斷和封鎖的困境,實現高檔數控系統的國產化替代,深圳市大族智能控制科技有限公司(下稱“大族智控”)總經理兼總工程師封雨鑫多年來帶領研發團隊,不斷挑戰一道道技術難關,以自主研發的數控系統為國產激光設備換上“中國芯”,改變了關鍵核心技術受制于人的局面。從技術骨干到研發總監,從總工程師再到“寶安區首席工程師”,十三年來,這位年輕有為的“80后”在探索求新的路上從未停步。眨眼一瞬間,穿透數厘米厚的鋼板;行云流水般,切割復雜細微的零件……激光切割設備實現高精度效果的背后,離不開數控系統精準的算法控制。2011年,彼時剛畢業工作一年的封雨鑫在尋求新的發展方向,恰巧留意到大族激光在招聘工程師。懷著對技術創新的熱忱之心,封雨鑫開啟了他在數控系統領域的“研發之旅”。數控系統的研發,實際上是一項極具挑戰性的行業級難題,它涉及制約發展的關鍵性核心技術。“那時候激光切割設備的數控系統和工業軟件都依賴于進口,我們如果不把它研發出來,就必須從國外進口,不光價格貴,而且核心技術受制于人。”封雨鑫對此十分感慨。但技術空白,在某種意義上,也是推動創新的強大動力源泉。為了早日實現數控系統自主研發,作為公司的科技骨干,封雨鑫鍥而不舍研究文獻、刻苦鉆研測試實驗。封雨鑫回憶道,那時的他日常起居、工作都在工業園內,早出晚歸已是常態,忙碌至晚上十點、十一點也不足為奇。有時候遇上難題未解,凌晨三、四點靈感突現,他便踩上拖鞋急匆匆從宿舍趕回公司,繼續探索與嘗試。封雨鑫深知,想要打破技術壁壘,不是一朝一夕、一蹴而就的事。創新成果一步步取得的背后,是他在辦公室和實驗室熬過的數不清的夜。“雖然做研發每天都需要面對各種問題和壓力,但有困難的工作才是有價值的工作。”他如是說。經過數年的研究和經驗積累,封雨鑫完成了大型研發項目十余項,帶領團隊突破了多項行業技術難題,完成了激光切割數控系統關鍵技術的全自主研發,使得國內激光產業擺脫了對進口數控系統的依賴。從沒有掌握任何核心技術到完成大型研發項目10余項;從沒有一項知識產權到擁有400項專利和軟件著作權;從2人的研發團隊到100多人的團隊規模……“路雖遠,行則將至;事雖難,做則必成”,這不僅僅是一句鼓舞人心的箴言,更是封雨鑫科研創新征途的真實寫照。在團隊成功掌握核心技術之后,另一個更具有現實意義的問題出現在封雨鑫面前——如何將這些技術有效轉化應用在規模化生產、廣泛應用的產品上。封雨鑫坦言,從研發到市場推廣的過程也并非一帆風順。2019年,他和團隊滿懷信心地將精心研發的801數控系統推向市場,首臺設備在經過嚴格內部測試后順利交付客戶。沒承想,搭載該系統的這臺切割機床,在實際使用中卻頻繁出現故障,讓團隊遭遇了前所未有的挑戰。客戶生產急、催得緊,解決問題迫在眉睫。封雨鑫明白,假如設備一旦被退回,意味著數年的努力將付諸東流,更無后續機會。封雨鑫頂住各方壓力,馬上組織工程師入駐客戶公司,重新對系統進行調試,確保24小時響應客戶需求。同時,他承諾保障客戶的生產連續性,并主動提出承擔因系統故障導致的所有損失。經過這一系列的不懈努力與真誠溝通,團隊終于有驚無險地解決危機,處理好第一臺設備的穩定性問題,為其后續的市場鋪平了道路。從第一臺到第一百臺,再到如今的第一萬臺,這一路的艱辛與堅持,不僅見證了產品的不斷優化與市場的認可,更彰顯了封雨鑫面對困難勇于擔當的精神。若沒有當初那份堅持與智慧,這一項目或許早已夭折于市場的風雨之中。通過無數個日夜的攻堅克難,他們成功實現了公司產品的全面升級與拓展,打造出一系列自主研發的數控系統,這些系統以其高效、精準、穩定的性能,迅速在市場上站穩腳跟,形成了具有鮮明特色的自主品牌體系。同時,封雨鑫還構建了完整的智能控制解決方案,為公司的可持續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并帶來了顯著的經營效益提升。“我們出口的高端激光裝備中,超過99%均搭載了自主研發的數控系統。”封雨鑫表示,這僅僅是征途的起點,未來他和團隊還會將AI等新技術融入產品之中,推動產品邁向更高的技術層次與更廣闊的市場舞臺。這不僅是對自我的超越,更是對行業發展的貢獻與引領。技術創新離不開人才,人才發展的關鍵在于培養。作為寶安區的“首席工程師”,封雨鑫堅持邊抓研發進度,邊促人才培育,他堅信,在專業性極強的領域,培養工程師型人才是企業發展的基石。“我們這個行業對口的專業人才很少,基本上都是先招聘一批相關領域的優秀畢業生,再一步步經過系統化培訓、培養出來。”在封雨鑫的推動下,大族智控常年與中南大學、湖南大學等重點高校保持緊密合作,實行定向的人才培養和深度的產學研合作。目前研發人員占比超過70%,研發投入占銷售收入的比例高達30%。封雨鑫坦言,“首席工程師”工作室的設立,不僅為公司內部人才提供了更高層次的培養平臺,還借助政策與資源支持,有效促進了人才引進。完善的管理制度和考核激勵機制,確保了人才梯隊建設的連續性和高效性。工作室在關鍵技術攻關、技術傳承及企業發展等方面發揮了關鍵作用,明確了發展目標,優化了研發流程,為企業注入了源源不斷的創新活力。“以興趣為驅動,扎根行業,潛心研究核心技術,不斷提升自我。”封雨鑫鼓勵年輕的科研人才,要勇于追求目標,堅持學習與實踐,用實際行動贏得機遇,實現個人價值。對于寶安如何吸引與留住科研人才,他建議從居住、教育、醫療等方面入手,解決人才的后顧之憂。同時,政府應精準識別并支持在核心技術領域取得突破的企業與團隊,為他們提供更廣闊的發展平臺,共同推動寶安制造業的創新與發展。前路漫漫,未來可期。談及未來的工作規劃,封雨鑫表示,將帶領團隊把重心繼續放在攻克行業技術痛點、難點上,堅持研發創新和技術迭代,讓產品整體解決方案更具有競爭力。他直言:“未來將借助首席工程師這一頭銜及首席工程師工作室,更好地去培養人才團隊,繼續專注于控制技術與數控系統的研究,為寶安制造業盡最大的貢獻和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