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長春6月23日電 (記者 郭佳)記者23日從吉林大學獲悉,由該校王剛副教授團隊聯合吉林省公主嶺有機蔬菜科技小院開發的智能激光除草機,成功將成本控制在100萬元以內,成為國內首批能做到該價位的智能激光除草設備,有助于不用農藥的物理除草技術的推廣。
6月16日,在吉林省四平市鐵西區郭家店鎮,吉林大學研發的國產激光除草機在田間作業。 王剛 攝
這款除草機主要針對農業生產中農藥使用過多的問題。它的工作原理是,用激光產生的熱量精準地“燒死”雜草。最近已在多個地方進行了田間試驗,效果令人鼓舞。
在小白菜(播種后約10天)田里,這款除草機可以自己開到地里干活,能自動規劃路線高效除草,大大減少了人工操作。利用激光精準“燒”草的方式,比傳統的機械除草更能保護好剛長出來的嫩苗。機器還具備不錯的爬坡能力(能爬20度坡),進出田地靈活方便,在田間遇到其他機器還會自動避讓,保障了作業安全。
通過玉米田的試驗視頻也可以看到,這款除草機的激光確實能準確打到雜草上。不過目前還存在一點小瑕疵,比如偶爾會漏掉一兩棵草,或者偶有輕微損傷玉米苗的情況。研究團隊正在針對這些問題進行改進和優化。
當前,國際上類似功能的激光除草機價格普遍超過百萬元,降低成本后將使得更多的農場和合作社能用得起激光除草機。王剛認為,用物理方法(激光)除草替代化學農藥,符合國家提倡的減藥減肥方向,為生產綠色、有機的無農藥殘留農產品提供了有力支持。
王剛表示,激光除草技術還在不斷優化中,核心目標就是讓普通農民能用得上、用得起這種智能農機。團隊會根據田間試驗的反饋,重點提升機器識別雜草的準確度和保護作物的能力,力爭在未來兩到三年內實現這項技術的全面商業化應用,為中國智慧農業的發展提供新的動力。(完)
轉載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