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現代制造業的宏大版圖中,鈑金加工作為重要環節,廣泛應用于汽車制造、電子設備、航空航天等諸多領域。從汽車的車身框架到電子產品的精密外殼,鈑金件的身影無處不在,其加工質量和效率直接影響著終端產品的性能與品質。而激光技術的興起,如同一場革命,為鈑金裝備領域帶來了全新的活力與變革,激光鈑金裝備已成為現代工業的“標配”,眾多激光企業無論是外資企業還是國內企業也因此在這片市場中展開了激烈角逐。
競爭格局:外資老牌VS國內新貴
通快作為全球知名的激光與鈑金加工設備制造商,在鈑金裝備領域擁有著無可比擬的深厚底蘊。自1923年成立以來,通快歷經近百年的發展,積累了豐富的行業經驗和頂尖的技術實力。其trumatic系列激光沖壓機,將激光切割與沖壓工藝完美融合,代表了行業的頂尖水平。通快憑借其先進的技術、穩定的設備性能和完善的服務體系,在高端鈑金加工市場占據著重要地位,客戶遍布全球高端制造業,如航空航天、精密電子等領域。
百超(Bystronic)同樣是外資企業中的佼佼者。百超在激光切割技術方面不斷創新,其推出的ByStar Fiber系列光纖激光切割機,以高精度、高速度和高可靠性著稱。該系列設備采用先進的光束傳輸系統和智能切割軟件,能夠實現對各種金屬板材的精準切割。百超注重與客戶的合作,根據不同行業的需求提供定制化解決方案,在歐洲、北美等成熟市場擁有廣泛的客戶基礎,并且在亞洲等新興市場也不斷拓展業務,與通快等企業一同在全球鈑金裝備市場形成了強大的競爭合力,對市場份額展開激烈爭奪。
大族激光作為國內激光設備行業的領軍企業,近年來在鈑金裝備領域發展迅猛。在鈑金加工方面,其大功率設備廣泛應用于汽車、輪船、農機、航天等下游鈑金加工行業,主要競爭對手正是通快等歐美公司,具備巨大的國產替代空間。大族激光不斷提升激光器自制比例,這不僅有助于提高產品的盈利水平,還能更好地控制產品質量和成本。例如,大族粵銘激光針對金屬板材批量切割作業推出的柔性激光切割系統及智能倉儲系統,將材料出庫、自動上料、激光切割、自動下料、入庫倉儲等流程緊密整合,實現自動化、不間斷運行。通過與MES生產系統的深度對接,可合理安排生產計劃,提高設備利用率,降低待機成本。多層立體料庫單元設計提高了單位生產面積的利用率,工件存取、搬運等環節的全自動標準化操作簡化了工序,提升了時間利用效率。大族激光憑借完善的產品線、強大的技術研發能力和本地化服務優勢,在國內市場占據了較大份額,并逐步向國際市場拓展。
邦德激光專注于光纖激光切割機單品類的研發和制造,以全球化經營戰略和強大的研發實力在市場中脫穎而出。邦德激光多年來投入數億元進行研發,攻破激光加工核心技術難題,逐步實現激光切割機的核心三大部件激光頭、激光器、操作系統的自研自產,擁有智能參數引導、余料排版、割縫補償、一秒尋邊等行業黑科技。基于市場需求,邦德激光開發出1500W到 120000W功率段的多種類型產品,涵蓋板材、管材、型材、板管一體激光切割機以及自動化設備等。同時,邦德激光打造了Al智能云服務平臺,可對已售設備進行運行狀態實時監控、故障預警、數據采集,還建立了覆蓋全國的配件網絡體系和完善的客戶培訓、售后反饋機制。憑借高性價比的產品和優質的服務,邦德激光在全球180多個國家和地區擁有廣泛的客戶群體,不僅在中低端市場表現出色,還在逐步向高端市場滲透,對傳統外資企業的市場地位構成了有力挑戰。
此外,像迅鐳激光、宏石激光等國內企業也在不斷發力。迅鐳激光成立于2009年,堅持高端定位,專業致力于激光智能裝備的研發、生產、銷售和服務。其推出的激光切割設備以高柔性、高速度和高精度著稱,擁有200多項專利技術,產品涵蓋激光切割機、激光焊接機、激光切管機等多個系列,可滿足不同行業、不同規模企業的生產需求,廣泛應用于工程機械、電力電氣等眾多行業。宏石激光主要從事激光切割設備的研發、生產和銷售,憑借自動化、定制化、柔性化的研發和生產能力,為全球用戶提供激光加工智能解決方案,客戶遍布精密器械、汽車配件等領域,在業務規模方面具備較強的競爭優勢。這些國內企業依托國內完善的產業鏈、快速響應的服務以及不斷提升的技術水平,在鈑金裝備市場中逐漸站穩腳跟,與外資企業形成了分庭抗禮之勢。
競爭焦點:技術創新or價格競爭
從市場需求來看,汽車制造業是激光鈑金加工的最大需求來源,占據市場份額的35%;家電制造次之,占比20%;而航空航天領域雖然目前僅占5%,但增速最快,年均復合增長率超過15%。隨著新能源汽車的爆發式增長,汽車行業對高精度激光設備的需求將進一步擴大。
正值中國制造業的轉型升級,巨大的鈑金加工市場加劇了國際巨頭與國內企業的激烈角逐。技術創新、市場策略、服務升級……激光企業們各顯神通,爭奪這塊誘人的蛋糕。
在鈑金裝備領域,技術創新是企業競爭的核心。外資老牌企業如通快、百超,憑借長期的技術積累和持續的研發投入,在激光切割、沖壓復合等關鍵技術方面保持領先。例如通快的激光頭技術、百超的光束傳輸系統,都為其設備的高性能提供了保障。而國內企業如大族激光、邦德激光等也不甘示弱,加大研發力度。大族激光不斷提升激光器自制技術,邦德激光實現核心三大部件的自研自產,并且在智能化控制、自動化生產等方面取得突破,通過技術創新縮小與外資企業的差距,爭奪市場份額。
從市場地域來看,在國內市場,大族激光、邦德激光等國內企業憑借本地化服務、性價比優勢以及對國內市場需求的深入了解,占據了較大份額。例如大族激光通過完善的國內銷售和服務網絡,能夠快速響應客戶需求,及時解決設備故障等問題。而外資企業則通過品牌影響力和高端產品優勢,在國內高端市場占據一席之地。在國際市場上,通快、百超等外資企業憑借長期積累的品牌聲譽和廣泛的客戶基礎,占據著主要份額。但近年來,邦德激光等國內企業通過全球化戰略布局,產品出口到全球180多個國家和地區,逐漸在國際市場嶄露頭角,與外資企業展開正面競爭。在不同行業應用領域,各企業也根據自身產品特點和優勢進行市場細分。例如在汽車制造行業,對設備的精度、速度和穩定性要求極高,通快、大族激光等企業憑借先進的技術和設備在該領域占據較多份額;而在一些中小企業集中的五金加工行業,邦德激光、迅鐳激光等企業以高性價比的產品受到青睞。
價格方面,國內企業由于具備成本優勢,產品價格相對較低,例如邦德激光通過大規模生產和優化供應鏈管理,降低生產成本,以更具競爭力的價格吸引客戶。外資企業由于技術研發成本、品牌溢價等因素,產品價格普遍較高。但隨著國內企業技術水平的提升和市場競爭的加劇,外資企業也在通過優化生產流程等方式適當調整價格策略。服務上,國內企業注重本地化服務,能夠快速響應客戶需求,提供及時的設備維修、保養等服務。如大族激光在國內擁有眾多售后服務網點,可實現24小時上門服務。外資企業則憑借成熟的服務體系和全球布局,為跨國企業客戶提供統一標準的優質服務,如通快在全球范圍內為客戶提供設備操作培訓、技術咨詢等全方位服務,通過服務質量的競爭來鞏固和拓展市場份額。
在這場激烈競賽中,只有將技術創新、市場洞察和服務能力完美融合的企業,才能最終勝出。
競爭趨勢:三大趨勢重塑競爭格局
全球制造業的智能化浪潮洶涌而來,激光鈑金裝備作為工業轉型的核心工具,其市場競爭格局的演變,將深刻影響未來十年全球制造業的版圖分布。激光鈑金裝備的競爭仍然主要集中在高功率、智能化、綠色環保三大趨勢上。誰能做到高功率與高精度并進、智能化與自動化升級、綠色環保與可持續發展,誰將立于不敗之地。
激光設備的技術創新競賽首先體現在功率的不斷提升上。隨著制造業對鈑金加工效率和質量要求的不斷提高,激光設備向高功率和高精度方向發展成為必然趨勢——功率提升直接帶來效率飛躍,高功率激光器能夠提高切割速度,且能處理更厚的材料。同時,高精度切割也是行業追求的目標,先進的光束控制技術、高精度的機床運動系統以及智能化的切割軟件,將使激光切割的精度不斷提高,滿足如航空航天、精密電子等高端行業對鈑金件高精度的需求。現代激光切割機的切割速度可達40m/min,精度達到0.05mm以內。其次,技術創新也體現在將激光技術與其他技術的融合上,比如激光+焊接、激光+增材制造、激光+超快加工等等,這些跨界融合技術正成為企業新的增長點,特別是滿足新能源汽車電池制造、5G通信設備等新興領域的需求。持續加大研發投入,突破“卡脖子”技術,是企業的必修課。
智能化和自動化、定制化將是鈑金裝備領域未來發展的重要方向。智能化體現在設備能夠根據加工材料、工藝要求等自動調整參數,實現最優切割效果。例如邦德激光的智能參數引導功能,可幫助操作人員快速準確地設置切割參數。自動化則包括從材料上料、切割到下料的全流程自動化。大族粵銘激光的柔性激光切割系統及智能倉儲系統就是自動化的典型案例,實現了生產流程的無縫對接,減少人工干預,提高生產效率和產品質量穩定性。未來,隨著人工智能、物聯網等技術的不斷發展,激光鈑金裝備將更加智能化和自動化、可定制化,進一步貼合市場需求,提升行業整體競爭力。
在全球倡導綠色環保的大背景下,激光鈑金裝備行業也將朝著綠色環保方向發展。激光切割相比傳統切割方式,本身具有污染小的優勢,但在設備運行過程中的能耗等問題仍有待解決。未來,企業將致力于研發更節能的激光設備,降低能源消耗。同時,在設備制造材料的選擇、生產過程中的廢棄物處理等方面,也將更加注重環保和可持續發展,以滿足社會對綠色制造的要求,順應行業發展的潮流。
轉載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