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4-27日,2025德國慕尼黑國際光博會(Laser World of Photonics 2025)在慕尼黑新國際博覽中心盛大舉行。展會期間,傳出一個不太樂觀的消息:據《激光制造網》了解,德國機械設備制造業聯合會(VDMA)發布最新調查稱,其下屬激光與激光系統工作組的會員中,僅有五分之一預計今年訂單量收獲增長,德國光電產業正擔憂今年其國內訂單將出現下滑。
Sven Breitung博士(VDMA)、Stefan Ruppik博士(Coherent)、Hagen Zimer博士(TRUMPF)和Christoph Ullmann博士(Laserline)在德國慕尼黑舉行的2025德國慕尼黑國際光博會上。
現狀:國內訂單承壓,出口稍顯樂觀
新聞發布會上,該工作組負責人Sven Breitung表示,相比2024年,目前僅有19%的受訪企業預計今年來自國內(德國)的訂單將增加。與此同時,34%的企業預計國內訂單將減少,47%則預計與去年持平。
然而,對于在德國光電產業中占比顯著更大的國際出口業務,前景似乎略顯光明。布雷東指出,41%的受訪企業預計今年國際客戶訂單將增長,22%預計會下降,38%預計保持不變。
總體而言,該行業對今年銷售收入的增長抱有希望:44%的受訪企業給出了積極預期,21%則擔憂收入下滑。
“激光產業當前面臨的經濟形勢充滿挑戰——表現為投資意愿低迷、地緣政治不確定性加劇以及出口市場疲軟,”Sven Breitung評論道,“盡管已顯現初步企穩跡象,但實現可持續復蘇仍前路漫漫。”
Sven Breitung特別提到,VDMA的調查是在以色列和伊朗爆發沖突前進行的。他同時強調了更廣泛的地緣政治風險,該風險被受訪企業列為當前業務面臨的頭號挑戰。
值得注意的是,在VDMA調查歷史上首次登上風險榜單第二位的是一個單獨的個體人物——現任美國總統特朗普。至于原因,會上并沒有細說,大有大家心知肚明的感覺。
預期:增長放緩,挑戰重重
行業團體觀眾的Wenko Süptitz引述數據,佐證了Sven Breitung的結論。數據顯示,德國光電產業今年增長率可能僅為3%左右,低于約6%的歷史平均水平。
該增長預計主要來自約占德國光電產業500億歐元營業額四分之三的出口業務(預計增長約2%),而國內銷售額則預計下滑約4%。
國防安全、人工智能(AI)、量子技術開發和清潔能源領域的應用仍是核心業務增長點,但在行政官僚主義、長期技術人才短缺以及供應鏈不穩定等方面仍存在挑戰。
此外,盡管激光和光電公司渴望留住現有的技術人才,但裁員似乎難以避免——當地媒體近期報道稱,通快(Trumpf)公司計劃裁減多達1000名員工。
破局:尋求政策支持,共謀增長路徑
Sven Breitung表示,VDMA正通過積極向柏林及其他地區的政界人士呼吁,爭取更有利于商業發展的環境,以此支持激光產業。他總結道:
“唯有通過行業、VDMA與政界之間的協同合作,才能使激光產業重回可持續的增長軌道。”
在VDMA和行業團體觀眾發布前景展望后,行業領軍企業相干(Coherent)、通快(Trumpf)和Laserline的代表強調了他們看到的一些增長機遇,其中包括人工智能、核廢料管理、光模塊需求,以及具有巨大未來潛力的激光核聚變技術。
轉載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