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期間,為了解決疫情防控中應急物資短缺的難題,美國、意大利等國家,紛紛使用3D打印機生產呼吸機配件、個人防護面罩等,甚至還創建了論壇,用于醫院、非政府組織發布需求。
3D打印技術的應用雖然不算廣泛,但是起源于19世紀末的3D打印,目前在全球各國其實都有出現過,而美國是3D打印技術相對成熟的國家之一。
近幾年,要說在科技領域最火熱的項目,3D打印無疑是其中之一。所謂的3D打印,其實就是通過精確的數字建模,運用易塑性的粘合材料,最終將人們所需要的產品給打印出來。
3D打印技術的運用范圍比較廣,從航天飛機到藝術擺件,大大小小的產品,很多都能通過3D打印技術制造出來。不顧,目前中國3D打印技術的市場并不成熟,市場規模看看突破百億大關。
受到生產成本過高、生產效率低的限制,目前3D技術的應用并不算普及,很多人甚至不知道有這個技術的存在。但是由于3D技術令人驚嘆的創造性,這項技術的未來發展,毫無疑問充滿了廣闊的前景。
近年來,世界多個主要國家都加大力度支持3D打印技術,全球的3D打印技術產業進入了高速發展期,小到兒童玩具,大到飛機、火箭的復雜零部件,都出現了3D打印技術的身影。
2019年,全球的3D打印技術產業規模約120億美元,同比增長了30%左右。從全球的市場規模增長不難看出,3D打印技術是一個十分有前景的科技新秀。
美國3D打印規模全球第一
目前,全球多國都在嘗試加大力度支持3D打印技術,但是美國仍是全球3D打印市場最大的國家。美國的3D打印規模占全球比重40.4%,其次是德國,中國排名全球第三。
在三個國家中,中國是起步最晚的,但是起步雖晚進步神速。短短幾年的時間,中國抓緊自主創新和研發,目前3D打印技術雖然和國外有一定的差距,但是差距正在不斷的縮小。
中國3D打印市場有望突破200億
和其他的科技項目不同,中國的3D打印市場目前并不大。隨著國內3D打印市場應用程度不斷深化,在各種不同的領域中,都出現了3D打印技術的身影。例如航空航天汽車、船舶、核工業、模具等等。
隨著3D打印技術越來越成熟,市場規模也在逐年的增加中。從2017年至2020年,我國的3D打印市場增速,要略快于全球整體增速。
中國3D打印產業聚集地——華東
華東地區是我國3D打印企業的主要聚集地,根據公開數據顯示,2019年華東地區3D打印企業的數量,占全國所有3D企業數量的比重是42.4%。雖然中南、華北、西南等地區也有優秀的企業,但是總體數量還是不如華東地區多。
3D打印的原材料需求較大
3D打印的材料主要包括金屬、陶瓷、塑料、細胞組織、石膏、無機料粉、光敏樹脂等等。目前石膏、無機料粉、光敏樹脂、塑料等材料,可以滿足一般3D打印的需求,但是工業級別的應用,仍然受到技術和原料的限制。
工業領域應用占比超過60%
3D打印的產業鏈下游共有兩大類:民用消費和工業消費。在民用消費領域中,一般是攝影、飲食、教育方面應用的比較多。而工業領域中,航空、汽車、電子、家電、醫學、建筑等行業,甚至包括珠寶、紡織、考古等等行業。
根據CCID的數據顯示,2019年我國的3D打印應用服務產業中,工業領域的應用服務產業規模29.23億,占比達到64%,消費領域應用服務產業16.44億,占比36%。
目前,我國的3D打印主要還是在工業領域應用,尤其是在航空航天、文物修復以及醫療領域,應用的頻率比較高。
在業內人士看來,3D打印被視為引領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核心技術之一,發展前景自是不必多說。
隨著經濟發展和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消費者對于個性化的需求也更加追求。而3D打印和機器人、人工智能相結合,不僅可以提高制造業的生產柔性,還能降低生產成本。
此外,在家庭生活消費中,3D打印教育的推廣也不斷興起,家庭版打印機、小型3D打印店也會更加普及,當未來的3D打印技術成熟后,人們或許可以制造出由自己設計出來的產品。
由于3D打印技術并不普及,所以我國的3D打印專業人才相對比較匱乏,培養3D打印人才也迫在眉睫,在薪資待遇方面,3D打印相關崗位的收入水平也不低。
正常情況下,基層的3D工程師月薪在5K-8K左右,年薪都在8萬元左右。如果是優秀資深的3D工程師,月薪都在8K-15K,年薪都在10萬—18萬元左右。
就行業而言,如果你掌握了3D打印這門技術,未來可以從事的崗位選擇非常多,收入也會比其他的行業高出一大截,尤其是目前行業人才缺失,一旦你是資深精英工程師,年薪百萬也不難。
隨著3D打印技術的越來越成熟,未來在使用成本上,可能并不需要投入太多的時間和金錢,有簡單的建模基礎,再加上一些比較簡單的設備,就能打印出一些需要的模型。
轉載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