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ikuqo"></ul>
    <tfoot id="ikuqo"></tfoot>
    <tfoot id="ikuqo"></tfoot>
  • <ul id="ikuqo"><sup id="ikuqo"></sup></ul>
  • 閱讀 | 訂閱
    閱讀 | 訂閱
    3D新聞

    陜西助力制造業創新升級的3D打印經驗

    3D打印商情 來源:陜西日報2019-12-03 我要評論(0 )   

    增材制造,又稱3D打印,是以數字模型為基礎,將材料逐層堆積制造出實體物品的新興制造技術,體現了信息網絡技術與先進材料技術、

    增材制造,又稱3D打印,是以數字模型為基礎,將材料逐層堆積制造出實體物品的新興制造技術,體現了信息網絡技術與先進材料技術、數字制造技術的密切結合,是先進制造業的重要組成部分。2015年2月,《國家增材制造產業發展推進計劃(2015—2016年)》印發,提出到2016年初步建立較為完善的增材制造產業體系,整體技術水平保持與國際同步,在航空航天等直接制造領域達到國際先進水平,在國際市場上占有較大的市場份額。
    陜西省的3D打印之路

    陜西省緊緊抓住國家發展3D打印的機遇,不斷提升產業發展水平和質量,在鞏固3D打印領域領先優勢的同時,搶占產業發展的制高點。截至2015年4月,陜西共有3D打印相關公開發明專利申請1106件,授權390件,實用新型專利申請1221件,專利數量居全國前列,3D打印設備、材料及其應用相關專利占到全國的一半。

    2016年11月,國家增材制造創新中心正式落戶陜西,這是我國第二個國家級制造業創新平臺。至此,陜西3D打印產業“一中心三基地”產學研發展格局基本形成,即國家增材制造創新中心和西安高新區研發示范推廣基地、渭南高新區教育培訓生產基地、西安醫學3D打印示范基地。

    隨著創新型省份建設的深入推進,陜西3D打印產業得到快速發展。2017年5月20日,隸屬于西北工業大學的西安鉑力特激光成形技術有限公司,在倫敦獲得全球第一屆年度3D打印行業OEM(企業)大獎,這是中國唯一獲此殊榮的金屬3D打印企業。在生物醫療3D打印領域,西安交通大學開展的3D打印個性化人工假體制造研究與應用,獲得標志性進展。在非金屬3D打印領域,西安交通大學創新陶瓷材料3D打印成形工藝,成功攻克了基于立體光固化成型法(SLA)3D打印的型芯、型殼一體化制備關鍵技術,解決了空心葉片鑄型強度和精度問題,滿足了國內航空發動機和燃氣輪機空心葉片研制的技術需求。在金屬3D打印領域,西北工業大學突破鋁合金選區激光熔化(SLM)成形設備多項整機設計和控制關鍵技術,研制了國內首臺專門針對鋁合金高精度激光選區熔化成形工藝實驗平臺。

    “一中心三基地”的快速發展,極大地推動了陜西制造業的創新升級。截至2018年年底,陜西省3D打印研發生產企業超過80家,年營業收入5億多元,產業規模位居全國前列?!笆濉逼陂g,陜西3D打印產業將實施高端設備制造、生物組織制造、大型精密部件制造與修復、普及型打印機制造“四大工程”。依托陜西省3D打印產業技術創新聯盟,力爭到2020年,陜西將建成較為完善的區域增材制造科技創新體系和產業體系,整體技術保持國內領先水平,部分領域達到國際先進水平。

    新契機,國家增材制造創新中心在西安揭牌

    9月25日,在西安舉辦的國家增材制造創新中心建設工作推進會上,國家增材制造創新中心揭牌。這對于陜西省加快突破產業關鍵核心技術、提升產業競爭力具有重要意義。


    國家增材制造創新中心作為工信部首批布局的國家制造業創新中心,2016年12月23日獲批籌建,落戶陜西。該創新中心以國家戰略目標和制造業創新發展為導向,面向航空航天、生物醫療、文化創意、汽車制造、建筑能源等領域的應用,瞄準前沿共性關鍵技術,通過多學科交叉創新和“政產學研金用”協同創新,帶動整個制造業轉型升級。

    國家增材制造創新中心由西安交通大學、北京航空航天大學、西北工業大學、清華大學和華中科技大學5所大學及13家重點企業共同組建,注冊資金1.35億元。

    目前,國家增材制造創新中心已成立課題組11個,自主發起研發項目7個;申請專利147項,其中發明專利86項,軟件著作權登記9項,孵化企業3家,制定行業標準7項,獲得我國首例個性化醫療注冊證,為國內外企業提供技術服務50余項。其聯盟成員已發展224家,其中產業上下游企業144家、高校院所58家、海外企業7家。同時,該創新中心與德國西門子、美國GE公司開展國際交流合作,共建聯合實驗室,被批準為陜西省國際科技合作基地。

    該創新中心的可持續發展能力不斷提升,面向航空航天、醫療等領域,開展研發和制造服務,累計收入1.26億元,初步形成了以技術成果轉化、委托研發和為行業提供技術服務等方式獲得收入的自我發展能力。

    轉載請注明出處。

    3D打印,3D打印技術,3D打印運用
    免責聲明

    ① 凡本網未注明其他出處的作品,版權均屬于激光制造網,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獲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 用,并注明"來源:激光制造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責任。
    ② 凡本網注明其他來源的作品及圖片,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媒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刪除。
    ③ 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本網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權益,請及時向本網提出書面權利通知,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具體鏈接(URL)及詳細侵權情況證明。本網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將會依法盡快移除相關涉嫌侵權的內容。

    網友點評
    0相關評論
    精彩導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