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年的巴黎航空展上,德國航空航天公司Premium Aerotec展望了航空航天3D打印的現狀,同時也表明了這一領域面臨的技術挑戰。
隨著增材制造的蓬勃發展,Premium Aerotec已經開始對該技術開放,并將3D打印技術 運用到生產飛機或者飛機零件中。
不過,Premium Aerotec發現3D打印仍然面臨著技術挑戰。
Premium Aerotec首席執行官Thomas Ehm在接受路透社采訪時表示:“3D打印非常好且美觀,但其需同時滿足三個條件:更便宜、輕、更快”。
航空航天中增材制造可以利用諸如鈦等材料來生產輕質和復雜的零件,3D打印技術常常因為削減成本和縮短生產時間而受到好評。
目前航空航天3D打印的主要障礙是削減成本,3D打印的零部件需獲得聯邦航空管理局(Federal Aviation Administration, 簡稱FAA)的批準,并將“潛力轉化為利潤”。目前,航空航天公司正在引進Concept Laser和EOS的 3D打印機 。
盡管在航空領域仍然面臨著3D打印的巨大挑戰,但Premium Aerotec公司表示,計劃為A350噴氣機3D打印50個鈦零件。此外,A400M軍用運輸車的加油系統已經3D打印出了六個組件。
Thomas Ehm還指出,與3D打印有關的許多成本實際上來自前后處理。他表示:只有30%的生產成本來自打印本身,這意味著為了使技術變得更加有益,從材料生產到后處理的整個生產周期將需要更加高效。
當然,需要克服的最大挑戰之一將是3D打印零部件認證。基本上,航空航天公司都經歷過3D打印部件認證的困難,而且令人信服的監管者認為,3D打印可以一次又一次地提供一致的打印形狀和質量。
此外,Thomas Ehm補充表示,Premium Aerotec正在努力獲得整個3D打印過程的認證,這意味著它可以打印更多的零件。另外,通過與EOS和戴姆勒的合作,Premium Aerotec正在開發一種名為NextGenAM的串聯增材制造系統,這將允許更廉價、更可靠的3D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