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ikuqo"></ul>
    <tfoot id="ikuqo"></tfoot>
    <tfoot id="ikuqo"></tfoot>
  • <ul id="ikuqo"><sup id="ikuqo"></sup></ul>
  • 閱讀 | 訂閱
    閱讀 | 訂閱
    芯片/顯示

    激光顯示:大屏顯示的未來

    星之球科技 來源:騰訊科技2015-12-09 我要評論(0 )   

    1.激光顯示:大屏顯示的未來  新技術取代傳統技術關鍵在于核心性能指標有質的飛躍,激光光源在亮度(5萬流明)、壽命(2萬小時)、色域(93%)、能效(450lm/w)等方面遠超傳統...


          1.激光顯示:大屏顯示的未來
    新技術取代傳統技術關鍵在于核心性能指標有質的飛躍,激光光源在亮度(5萬流明)、壽命(2萬小時)、色域(93%)、能效(450lm/w)等方面遠超傳統光源(氙燈、汞燈、LED),因此激光顯示是顯示技術發展的必然趨勢。
    2.滲透路徑:電影放映機-工程投影機-激光電視-消費級投影儀
    成本優勢決定新技術的產業化時間,屏幕越大激光顯示的成本優勢越顯著,我們判斷激光顯示的下游滲透規律是由高流明往低流明滲透:電影放映機(15k流明以上)-工程投影機(5k-15k)-激光電視(3k-5k)-消費級投影儀(3k以下)。
    3.2015年是激光顯示元年,未來三年快速滲透,2018年市場規模850億
    隨著行業法規的推出和技術的成熟,眾多行業大廠在2015開始出貨激光顯示產品,標志著激光顯示時代的真正到來,未來三年是滲透率由10%-60%的重要階段,我們測算到2018年國內激光顯示市場規模達850億元(影院、工程類、激光電視、消費級分別為40、160、640、10億)。
    4.激光顯示是顯示技術國產化的絕佳機會
    目前的主流顯示技術(LCD、LED、LCD/DLP投影、OLED)核心技術均掌握在歐美日韓國家,激光顯示技術我國20世紀80年代開始研發,研發進度基本同步于發達國家,擁有全球超過15%的專利(僅次于美國和日本),是我國爭奪顯示技術話語權的絕佳機會。
    5.光源和整機最受益,純激光、ALPD和激光LED混合技術差異化競爭
    相比較傳統投影,激光投影產業鏈變革主要在光源和整機環節,這兩個環節是激光顯示趨勢最受益的部分;技術路線上,純激光技術優勢是亮度和色域表現最佳,ALPD優勢是在10k流明以下性價較高,激光LED混合技術在3000lm以下有一定價格優勢。

    轉載請注明出處。

    激光激光技術
    免責聲明

    ① 凡本網未注明其他出處的作品,版權均屬于激光制造網,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獲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 用,并注明"來源:激光制造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責任。
    ② 凡本網注明其他來源的作品及圖片,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媒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刪除。
    ③ 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本網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權益,請及時向本網提出書面權利通知,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具體鏈接(URL)及詳細侵權情況證明。本網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將會依法盡快移除相關涉嫌侵權的內容。

    網友點評
    0相關評論
    精彩導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