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5月投資1億美元的臺灣展成科技LED光源項目在江蘇省鹽城市簽約落戶。展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臺灣LED照明領域知名企業,新項目將著眼于相關產品的研發和生產。此前億光集團投資10億元與江蘇伯樂達集團強強聯合,優勢迭加,在鹽城市亭湖光伏產業園建設LED應用產業基地,力爭3-5年建成上市公司,進而建成擁有自主知識產權、輻射全球的LED產業集散地。
臺灣鴻海、統一、臺玻、南緯等企業集團相繼落戶鹽城,截至去年底,該市累計批準注冊臺資企業780家,總投資39億美元,實際利用臺資13.8億美元,臺資已成為鹽城利用境外資本的第二大來源。
江蘇省鹽城光電產業園建有六大功能片區:光伏產業基地、LED產業基地、光顯示產業基地、科技研發區、生產性服務區和生活配套區。高水平規劃建設的鹽城光電產業示范基地已建成,光電產業規劃展示館、光電產業研發中心、光電產業孵化中心全面投入使用,園區道路、水、電、氣等基礎設施配套完備。復旦大學-鹽城光電研究中心、中國電子信息產業第十一設計研究院鹽城分院、臺灣工研院研發團隊、“國家千人計劃”工作室等一批科研機構和人才團隊相繼入駐光電產業研發中心,為入園企業可持續發展提供技術支撐。
近年來,江蘇鹽城地區的LED燈具產業發展迅猛,由于處于上接山東北方基地、下承長三角、西有華中武漢光電基地、東有日韓國際市場的顯著的優勢,先后引進了江蘇伯樂達光電LED項目、日月照明LED城市道路景觀照明項目、金意霓虹LED應用燈具和總投資20億美元的協鑫光電LED等一大批項目。其中,伯樂 達LED項目擁有LED道路照明燈具和1400萬支功能型LED光源生產能力,可實現年產值4.1億元,利潤1100萬元,稅收3300萬元,國內外市場上占有率達到3%~5%;金意霓虹LED應用燈具全部出口歐美市場,年銷售額達800萬美元;協鑫光電LED是鹽城歷史上投資額最大的新興產業項目,是集LED外延片與芯片生產、制造、研發于一體化的重要基地,項目達產后預計將實現年銷售近百億元,并帶動下游LED封裝、模塊和產品應用等產業的集聚,形成年產值超千億的LED產業聚集帶。
但是,隨著這些項目的紛紛落戶,鹽城地區LED燈具產業卻出現了發展瓶頸,資金與技術成為企業經營中的首要難題,轉型升級和成本控制難度較大,企業的生產經營面臨“三重門”:
產業結構分布不合理,上游核心技術缺乏是產業發展的主要瓶頸。目前,鹽城地區有80%的企業從事下游產品制造,只有以伯樂達LED項目為代表的寥寥幾家企業能夠進入上游LED芯片制造領域。上游核心技術缺失對鹽城LED燈具產業的發展造成諸多不利影響,許多企業認為受芯片影響,產品質量受制于人。
下游產品研發、技術能力薄弱,配套產業不健全。下游產品研發、設計中的問題主要在于配光、電源驅動和大功率散熱三個方面,有近20%的企業沒有上述三個方面的研發能力。從具體的能力上看,人才緊缺問題反映最為強烈,有近40%的企業認為自身缺乏配光、電源驅動和大功率散熱方面的人才。
企業實驗室建設不完善,產品認證存在諸多困難。LED企業的研發檢測中心和環境試驗中心的建設力度不大,特別是一些小型企業甚至沒有自己獨立的研發檢測中心和環境試驗中心,只有近10%的企業擁有附件安全、光危害和熱分析仿真方面的檢測設備。
要突破瓶頸制約,加快鹽城LED燈具產業發展,必須形成更加完備的產業規劃,不斷深化公共服務平臺建設,建立健全各類服務體系,加大科技投入力度,走產業集群的規模協作之路。
轉載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