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ikuqo"></ul>
    <tfoot id="ikuqo"></tfoot>
    <tfoot id="ikuqo"></tfoot>
  • <ul id="ikuqo"><sup id="ikuqo"></sup></ul>
  • 閱讀 | 訂閱
    閱讀 | 訂閱
    3D新聞

    3D打印:未來或涉足超穎材料

    星之球激光 來源:新浪網2013-05-10 我要評論(0 )   

    昨天,國內 3D 打印領域頂尖專家、中國工程院院士盧秉恒在 上交會 3D 打印技術論壇上表示,目前 3D 打印技術在工藝裝備、材料研究、工程應用方面還有很大的創新空間。未...

            昨天,國內3D打印領域頂尖專家、中國工程院院士盧秉恒在上交會”3D打印技術論壇上表示,目前3D打印技術在工藝裝備、材料研究、工程應用方面還有很大的創新空間。未來國內3D打印材料創新研究方面將涉足高介電陶瓷等超穎材料,應用領域將主攻航空航天制造、活性器官再造等。

      自從8上交會一開幕,3D打印專區就一躍成為最受熱捧的參觀場館。而昨天舉行的3D打印技術專業論壇同樣吸引了大量專業聽眾,令場地內一座難求

      盧秉恒表示,外界對3D打印技術應該保持相對適當的期望值。目前的3D打印技術適用場合仍較窄,如更適合單件小批復雜零件;難加工、難變形材料;快速響應、不計成本等場合。

      雖然國內3D打印技術科研水平已位于世界前列,但在工藝裝備、工程應用方面還有長足的發展空間。盧秉恒認為,對于3D打印技術需要制定技術發展路線圖,規劃基礎研究、產業化、工程應用的發展路線,從而使其真正產業化。

      制定3D打印件強度標準、打印材料拓展、提高制造精度等,都是業界目前最希望突破的技術瓶頸。盧秉恒表示,未來的研究突破方向包括材料和應用領域兩大部分。目前打印材料多為光敏樹脂、金屬粉末,應用范圍存在較大的局限性。未來或將打破先制材料后成型的傳統研究思路,制造出碳化硅復合材料零件,乃至研究使用高介電陶瓷等超穎材料。

      至于應用領域,目前國家大力發展包括大飛機在內的高端裝備制造業,所需構件普遍具有高性能、難加工、復雜等特點,這恰恰是3D打印技術最大的優勢。近期,科技部公布的《國家高技術研究發展計劃(863計劃)以及國家科技支撐計劃制造領域2014年度備選項目征集指南》中,3D打印產業首次入選。盧秉恒認為,國家對3D打印技術在航空航天領域的應用研究已給予較多支持。未來3D打印產業還有可能分享到智能制造行業的扶持政策。

      此次上交會上,已有不少企業展示了3D打印的人工骨骼、牙齒等模型,反映出生物醫療領域是3D打印另一重要應用方向。記者昨天了解到,西安交通大學正在聯合有關醫學研究機構研究人工肝臟等活性器官再造課題,更長遠的目標將直指細胞打印。

      盡管3D打印向世人展現出革命性的技術進步,盧秉恒卻堅持認為傳統技術仍有強勁生命力。增材制造(即3D打印)應該與傳統技術優選、集成,彼此是相互補充的關系。

     

    轉載請注明出處。

    暫無關鍵詞
    免責聲明

    ① 凡本網未注明其他出處的作品,版權均屬于激光制造網,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獲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 用,并注明"來源:激光制造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責任。
    ② 凡本網注明其他來源的作品及圖片,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媒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刪除。
    ③ 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本網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權益,請及時向本網提出書面權利通知,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具體鏈接(URL)及詳細侵權情況證明。本網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將會依法盡快移除相關涉嫌侵權的內容。

    網友點評
    0相關評論
    精彩導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