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0日,華為開發者大會2025的松山湖會場里,一場關于工業智造的革新正在上演。在開源鴻蒙展區的工業制造板塊,嘉強智能(Empower)以“鴻鵠之志,賦能激光智造”為主題,對外完整披露其“A+B+C”開放生態戰略——這不僅是激光設備從“硬件工具”向“智能生態”的跨越,更標志著工業鴻蒙在垂直領域的深度落地進入新階段。
當HarmonyOS 6帶著70余項創新技術開啟全場景智能時代,當開源鴻蒙代碼量突破1.3億行、覆蓋政務金融等8大關鍵領域,嘉強智能的xEOS操作系統正以“邊端融合”的獨特架構,成為這場工業數字化浪潮的最佳注腳。正如嘉強所言:我們要做的是讓激光裝備擁有真正的“自主靈魂”,而工業鴻蒙就是這顆靈魂的數字載體。
A+B+C=工業智造的“新基建":
從工具到生態的范式革命
? A(Automation):軟件定義制造的神經中樞

在傳統激光加工中,“一機一用”的硬件限制如同給設備戴上枷鎖。嘉強的自動化軟件體系打破了這一困局——基于xEOS邊緣操作系統,其自主研發的軟PLC/軟CNC架構實現了“參數動態配置”的柔性生產。在昆山某重型裝備基地,這套系統將訂單響應周期縮短至3天,材料利用率提升至87%,相當于每臺設備每年節省30噸鋼材浪費。
? B(Beam):60%全球占有率的硬件底氣展臺中央的GF多軸系列智能激光頭成為焦點。這款采用無框電機直驅與全閉環控制的產品,能實現0.01mm級的管材坡口切割精度,其技術參數背后是嘉強在切割頭領域60%-70%的全球市場占有率支撐。更值得關注的是,這些硬件不再是孤立的“鐵疙瘩”,而是通過xEOS平臺實現了“激光傳導+數據反饋”的雙向交互,形成工藝優化的閉環。
? C(Connect):工藝資產化的破局之道“我們拒絕成為壟斷工藝的‘黑箱’?!?嘉強的xAPP生態平臺正重新定義行業規則——通過將焊接參數、切割軌跡等工藝知識封裝成“工業小程序”,中小企業無需重金投入研發,即可調用經過驗證的工藝模板。這種“工藝資產化”模式在電子器件微加工領域已初見成效,某合作企業通過調用平臺內置的3D打印支撐結構算法,將產品良率提升了22%。在技術底層,嘉強鴻平臺xEOS操作系統展現出獨特的“雙引擎”設計:
? 邊側鴻蒙:基于開源鴻蒙的非實時系統負責數據聚合與云端協同,就像工廠的“中樞神經”,對接MES系統、管理生產排程;
? 端側鵠騁:自主研發的實時運動控制系統則如同“運動神經”,以納秒級響應控制激光頭的每一次擺動。
這種架構在慕尼黑光博會預覽的激光焊接子系統中得到完美體現——當設備進行高動態焊接時,鵠騁系統控制激光頭以500mm/s的速度移動,同時鴻蒙邊緣系統實時分析焊縫圖像,兩者配合將焊接效率提升40%?,F場一位汽車制造工程師感嘆:“這就像給激光設備裝了‘大腦’和‘手腳’,而且還是國產自主的?!?/section>激光產業曾長期面臨硬件同質化、工藝被壟斷的困境——嘉強智能匯同合作伙伴打造“激光中央廚房”,實現行業破局:將A+B+C能力標準化為可復用的“食材”,集成商和渠道伙伴能像廚師一樣,基于xEOS平臺開發專屬的“工藝菜譜”。
這種開放模式正在吸引產業鏈上下游的加入:
? 硬件伙伴:銳圖與嘉強形成產品矩陣;
? 軟件開發者:xAPP生態已匯聚50+行業工藝應用;
? 終端用戶:從新能源電池極片切割到航空航天復合材料加工,應用場景覆蓋20+行業。
華為開發者大會現場的互動展區里,一套“邊打印邊切焊”的復合增減材制造系統尤為吸睛。這套系統基于嘉強xEOS平臺開發,將3D打印與激光加工無縫銜接,展現了工業鴻蒙生態賦能下的制造想象力。

當嘉強智能在HDC2025的舞臺上點亮“A+B+C”的生態藍圖,其背后是一個更宏大的愿景:通過工業鴻蒙的技術底座,讓中國制造業徹底擺脫工藝依附的困境。正如展臺標語所言:“不是所有激光設備都有靈魂,而自主可控的操作系統,就是這個靈魂的載體?!?br/>現在,從松江工廠到全球市場,嘉強的xEOS平臺已部署于超3萬臺設備,每年為客戶創造超20億元的工藝價值。隨著鴻蒙智能體框架(HMAF)的發布,這套系統未來還將接入AI大模型,實現工藝自優化的進階能力。
激光束劃破的不僅是材料,更是傳統制造的邊界。當工業鴻蒙的光點亮每一臺智能設備,我們看到的不僅是一家企業的技術突破,更是一個產業從“制造”向“智造”躍遷的中國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