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次會議匯聚了來自全國數十個高校、科研院所與企業的400余位參會代表,與會專家聚焦空間光學(S)、大氣光學(A)、海洋光學(M)與環境光學(E)四大領域,分享前沿技術、創新方法和應用案例,推動了光學交叉學科的深度融合與創新發展。
大會隆重開幕,奠定鮮明基調
開幕式上,大會共主席、武漢大學副校長龔威教授首先致歡迎辭,他指出當前空天科技、全球氣候變化、生態治理、海洋探測等重大議題對光學技術提出了更高的要求。SAME2025緊扣國家重大戰略需求,尤其新增交叉與新質光學第五專題,聚焦極地探測、新體制激光雷達等前沿方向,呼應了學科交叉融合的前瞻理念,更彰顯了光學學科從基礎研究到工程應用的貫通理念。
大會共主席、《光學學報》SAME專題子刊執行主編、西安理工大學華燈鑫教授闡述了我國光學領域旗艦期刊的跨越式發展。他指出“中國百強期刊”《光學學報》的影響力不斷提升,囊括中文科技期刊各類重要榮譽。如今《光學學報》創新推出“主刊-子刊”協同發展模式,聚焦創辦“空間、大氣、海洋與環境光學”(SAME)專題子刊;該子刊深度對接國家空天激光雷達、極地光學監測、海洋碳循環遙感等核心技術攻關。
“頂配”大會報告,共享前沿成果
SAME2025以保持高水平學術質量為本,組委會在開、閉幕式環節安排了優質的大會報告,干貨滿滿!
武漢大學龔威教授,同濟大學謝歡教授,中國科學院上海光學精密機械研究所陳衛標研究員,中國氣象局氣象探測中心張鵬研究員,浙江大學劉東教授,北京空間機電研究所鄭永超研究員以及蘭州大學張鐳教授共享光學與空間、大氣、海洋、環境等領域交叉的關鍵問題。8場大會報告不僅回顧了當前領域的最新進展,還展望了未來的發展方向,深入探討了如何推動“光學+”技術在服務國家戰略和重大工程中的應用。
給青年一方舞臺,青春飛揚成為閃亮名片
除了精彩的大會報告,今年SAME會議還設置了5個專題分會場,在空間光學、大氣光學、海洋光學、環境光學四大專題的基礎上,新增設交叉與新質光學專題,100多個邀請報告和主題報告聚焦國家重大戰略需求中的關鍵科學問題,推動了光學技術在各應用領域的深度融合,讓各位參會代表全方位、多角度體驗了濃厚的學術交流氛圍。
此外,SAME會議特別關注青年學子的成長,給予其機會和舞臺。備受矚目的學生快閃報告今年熱度依舊,近60位光學交叉領域的年輕人站上講臺展示風采,他們如同光學領域初綻的新芽,在創新思想碰撞中收獲啟迪,為大會增添了無限青春活力。
特色活動“加持”,刊會融合品牌享譽光學界
SAME2025以學術交流為核心、以刊會融合為宗旨,孵化出一系列服務交叉學科的活動,吸引光學學界和產業界人士共同打造良好的學術社區。會議報到日,中國氣象科學研究院副院長張朝林研究員帶來同期活動講座,他基于對大氣物理學科內涵特點、學科發展及其一般路徑、中國取得的代表性成就和國際影響力等分析,深入淺出地對比國內外大氣物理學科研究熱點、發展格局、體系化建設現狀,從科技發展態勢、國家和行業重大戰略需求、行業重點攻關任務、以及已有基礎積累等主要方面,探討我國大氣物理學科面臨的挑戰、困境以及未來發展方向?,F場人氣爆棚,近千人通過中國激光雜志社視頻號、B站同步收看。
轉載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