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費電子需求萎縮、動力電池產能過剩,海目星將目光瞄準新的領域——切入激光醫療賽道,并加速競跑這一新賽道。
事實上,隨著科技的不斷進步,激光技術已逐漸滲透到醫療領域的各個角落,從診斷到治療,再到美容和生命科學,激光技術正以其獨特的優勢改變著傳統的醫療模式。中國作為全球最大的工業激光系統市場,激光醫療行業的發展也呈現出蓬勃的態勢,眾多激光企業紛紛加速競跑這一個未來產值達到“千億級”的新賽道。在大環境未明顯轉好及行業內卷待續加劇等多重因素影響,包括海目星、聯贏激光、英諾激光等中國激光企業紛紛尋找新的增長點。其中,就有不少激光大廠加速布局激光醫療行業,激光醫療賽道也熱鬧了起來,或將迎來“新紀元”。深耕激光和自動化領域等領域的激光大廠——海目星也盯上了醫療激光這塊“蛋糕”, 并成功切入激光醫療賽道,并加速競跑這一新賽道。5月28日,“光起·萬物生”海目星醫療激光器全球發布會在上海成功舉行,海目星正式面向全球發布其自主研發的“高功率可調諧中紅外飛秒激光器”。這款全球開創性產品的問世,不僅為醫療激光技術的創新發展提供了新方向、新樣本,同時也引領著國產醫療激光技術邁向高質量躍進之路。這也是海目星高調宣布通過自研激光器切入了醫療激光領域。據海目星方面介紹,這一研發成果為全球開創性產品,目前全球尚無對標產品,為海目星在醫療激光領域的布局提供了強有力的技術支撐。海目星還表示,將盡快完成相關醫療器械產品的臨床實驗,并爭取在三到五年內實現醫療相關產業的產業化布局和規模化生產。這一戰略布局不僅展現了海目星對激光醫療領域的信心,也預示著激光醫療市場將迎來更加激烈的競爭。在激光醫療市場上,奇致激光、英諾激光等激光公司也在激光醫療領域取得了不俗的成績。奇致激光憑借其在激光醫療領域的多年積累,成功推出了多款激光醫療設備,并在眼科、皮膚科等領域得到了廣泛應用。2002年,奇致激光創始人彭國紅帶領團隊研發出中國第一臺光子嫩膚設備,打破了國外壟斷,憑借高性價比迅速占領了國內市場。經過20余年深耕,奇致激光已發展成為國內領先的激光及其他光電醫療設備提供商,成為首批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2023年10月,奇致激光闖關IPO,擬募資項目總投資3.12億元,有望成為國內“光子嫩膚”第一股。根據招股書,奇致激光占營收占比最高的光治療設備,主要包括準分子激光治療機、紅寶石激光治療機、強脈沖光治療設備、LED光波治療儀、紫外準分子光治療儀等,這些設備不僅在醫療機構使用,也在醫美機構廣泛應用。而英諾激光堅持“工業+醫療”發展策略,專注于激光器和嵌入式激光模組的研發、生產和銷售,服務于工業應用和生物醫療應用等多個領域。在生物醫療領域,英諾激光重點布局了高值醫療植介入器械和光聲顯微鏡兩大激光醫療應用領域。對于醫療業務上的重視,也體現了英諾激光對激光生物醫療賽道的看好,以及抓住發展契機的決心。據介紹,激光醫療產業鏈涵蓋了上游的聲光元器件、激光系統元件等,中游的各類激光治療儀設備,以及下游的眼科、血管外科、泌尿科等多個應用領域。除了奇致激光、佰福、密爾、科英、鐳健等專注光電醫美產品的企業,銳科激光、英諾激光、聯贏激光、炬光科技等激光企業近年來也加速布局激光醫療市場。這些激光企業在激光醫療領域的發展不僅推動了技術的進步,也為患者提供了更加安全、高效的治療手段。隨著激光技術的不斷創新和應用領域的不斷拓展,這些企業有望在激光醫療市場中占據更加重要的地位。事實上,激光醫療作為激光技術與醫學結合的新興領域,自上世紀70年代起便廣泛應用于臨床,推動了世界范圍內的激光醫療熱潮。中國激光醫療行業的發展也緊隨其后,近年來呈現出快速增長的態勢。據統計,中國激光醫療市場的產值已達到數百億元人民幣,并有望在未來幾年內突破千億元大關。這兩年,激光醫療企業在資本市場表現活躍,多家激光醫療企業成功獲得融資支持,加速了其在激光醫療領域的發展步伐。比如,春暉醫療宣布完成數千萬元人民幣的Pre-A輪融資,藍極醫療也完成了數千萬元A+輪融資。這些融資不僅為企業提供了資金支持,也為其在研發、生產、市場推廣等方面提供了更多可能。分析認為,隨著人們對健康的重視程度不斷提高和醫療技術的不斷進步,激光醫療市場的前景十分廣闊,也為激光企業提供了更多的發展機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