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光正好,奮進正當時。3月18日,宿遷全市新型工業化推進會議召開,對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兩會期間參加江蘇代表團審議時的重要講話精神及全市持續推進新型工業化發展進行動員和部署。3月14日,“發展新質生產力,實現新型工業化”2024年智能制造裝備關鍵技術學術交流會在宿遷學院召開,200多名國內外智能制造領域專家學者共聚一堂,共推智能制造發展應用,共享科技創新碩果。
??發展新質生產力是推動高質量發展的內在要求和重要著力點。“要因地制宜發展新質生產力,立足宿遷資源稟賦、產業基礎和科研條件,做大做強傳統產業,著力塑造新優勢。”宿遷市委書記陳忠偉說,堅持“工業強市、產業興市”不動搖,深入實施千億級產業攻堅三年行動計劃,進一步構建壯大“615”產業體系,著力推進傳統產業煥新、新興產業壯大、未來產業培育,切實以新型工業化支撐宿遷現代化建設,加快建設具有全國影響力的長三角先進制造業基地。
??集聚優勢,傳統產業煥新升級
??每分鐘,宿遷生產的纖維長絲可繞地球赤道19圈。
??在吳江泗陽工業園的盛虹新材料產業園,全球首條再生纖維產業鏈每天都在上演“點石成金”的精彩故事。經過全自動紡絲設備的拉絲、并絲等工序,每天有2500萬個廢舊塑料瓶在這里被加工成柔軟有彈力的高品質再生聚酯纖維,廣泛應用于服裝、家紡、航空等領域。
??從“一根絲”到“一件衣”,宿遷高端紡織產業集聚效應逐步凸顯,發展后勁十足,“十四五”以來年產值以22.7%的平均速度快速增長,去年跨上800億元臺階,今年將沖刺千億級規模。
??篩選、干燥、熱壓、砂光……沭陽亞森同匯實業有限公司生產車間,一幅人閑機忙的中高密度纖維板生產畫面躍然眼前。“設備從德國、瑞士和奧地利進口,全流程電腦控制,從原料到成品只要半小時。”負責人孫強介紹,智能化生產提高了產能也提高了資源利用率。
??“傳統產業只有根據自身特點在現有基礎上進行轉型升級,才能在市場中擁有核心競爭力。”宿遷市工信局局長李民富說,宿遷木材加工和家具制造產業正加快轉型升級步伐,積極引導產業在“擴規模”上求突破、“提質態”上出實招、“塑品牌”上見成效。
??作為宿遷又一傳統優勢產業,木材加工和家具制造產業聚力轉型,從“制”向“智”,產業質態實現脫胎換骨,2020年至2023年全市新增銷售額超10億元企業3家、5億元企業11家、億元企業144家,規上企業達到716家。到2025年,力爭高端家居和綠色建材產業鏈規模突破800億元。
??“聚焦新質生產力全力攻堅,宿遷將牢牢把握高質量發展這個首要任務,強化創新驅動,加速轉型升級,搶占新的賽道,深耕專精特新,因地制宜發展新質生產力,不斷塑造發展新動能新優勢。”宿遷市市長劉浩說。
??科創引領,新興產業創新提質
??發展新質生產力,科技創新是核心要素。宿遷企業在信息化、數字化、智能化轉型升級上加大投入,不斷向高端方向發展。
??在位于泗洪經濟開發區的江蘇斯迪克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科技展示廳,副總經理倪建國介紹:“從新一代手機顯示膜到VR眼鏡,斯迪克這些年一直演繹著新材料產業的‘速度與激情’。連續5年研發投入占銷售收入比例超過5%,今年入選全省重大項目,研發投入占比將進一步提升。”
??“經過3年摸索試驗,團隊攻克技術難題,實現了激光開卷落料線從單頭到多頭的突破。”3月18日下午,宿遷激光產業園的江蘇華工藍天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智能裝備生產車間里,吳振泉團隊正在激光開卷落料線旁試驗四頭激光切割。
??全面實施人才引培、成果轉化、載體共建等行動計劃,宿城區不斷探索產學研深度融合機制,目前已形成院地合作項目超過100個。激光光電產業近3年產值保持年均40%以上的高位增長,填補23項創新技術國內空白,實現61項創新技術國內領先,成為全國激光裝備產業發展的新興力量。
??加快“智改數轉網聯”及“數實融合創新”步伐,正成為宿遷發展新質生產力的聚焦方向。
??宿遷電子商務產業園區積極探索數實融合路徑,促進數字經濟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以每年百億元的成績快速增長。目前,園區形成了以電子商務產業為核心,以信息技術、數字金融、科技服務為支撐的“1+3”產業體系,“直播電商、跨境電商、軟件研發”三大新地標產業均實現突破,產業集聚效應不斷擴大,已發展成為千億級數字經濟產業園區。
??擎起創新之城,宿遷以科技創新推動新興產業提質,今年將力爭全社會研發經費投入強度達2.1%,完成智能化改造項目60個,新增國家級智能制造示范工廠、優秀場景2個以上;推進設備、管理、業務“上云”,創建省星級上云企業200家;推動工業互聯網創新應用,實施“5G+工業互聯網”項目10個;創建省級互聯網標桿工廠3個以上。
??追高逐新,未來產業瞄新培育
??“通過MES系統實現對電子物料的防呆防錯管理,有效實現產品正反向追溯。”江蘇北斗星通汽車電子有限公司SMT生產車間高級經理李有成,指著正在自動化作業的兩臺智能貨柜向記者介紹,車間通過智能化改造升級后,產品不良率從0.39%下降至0.23%,萬元產值能源消耗總量由0.0035噸標準煤減少至0.0031噸標準煤。
??加快形成新質生產力,宿遷著力建強載體、培育新產業,搶占發展新賽道。
??塔吊林立、機器轟鳴……走進宿遷數字經濟中心項目建設現場,300余名工人們正全力奮戰抓建設、搶進度。宿豫區副區長、宿遷電子商務產業園區黨工委書記任杰介紹,中心計劃總投資50億元,是宿遷重點打造的金融CBD,建設數字商務、財富管理、金融創新、服務配套等“四大平臺”,2025年中心一期將建成并投入使用。
??面對“因地制宜發展新質生產力”重大命題,宿遷前瞻布局。
??今年宿遷市政府工作報告明確,將推動特色產業集群發展、推動新興產業加速壯大。做大新型儲能產業,推動恒安儲能等加速建設,鼓勵時代儲能等拓展市場,支持廣豫儲能等釋放產能;布局前沿新材料產業,推進匯納新材料、隆炬碳纖維等項目建設;做精做特生物醫藥產業,實施企業引培集聚等六大行動;壯大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鼓勵長電科技等穩產擴能,加快聚燦光電等建設步伐,加大光學電子材料、集成電路項目招引力度。
??今年2月,宿遷發布加快建設長三角先進制造業基地行動方案(2024—2025年),實施優勢群鏈培育、科技創新引領、產業高端躍升、“智改數轉網聯”深化、綠色低碳轉型、企業方陣壯大六大行動,深入推進新型工業化,加速傳統產業煥新和新質生產力培育。到2025年,力爭全市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達7000億元。
轉載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