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ikuqo"></ul>
    <tfoot id="ikuqo"></tfoot>
    <tfoot id="ikuqo"></tfoot>
  • <ul id="ikuqo"><sup id="ikuqo"></sup></ul>
  • 閱讀 | 訂閱
    閱讀 | 訂閱
    產業資訊

    貿易戰陰霾散去,中國制造業加速轉型

    星之球科技 來源:嗷嗷財經2021-01-12 我要評論(0 )   

    新冠病毒(COVID-19) 大流行挑戰全球工業供應鏈,同時也是一個推動轉型的巨大刺激,對于受中美貿易戰沖擊的中國制造業而言,在疫情之后出現大量訂單返回中國的趨勢,逼得...

    新冠病毒(COVID-19) 大流行挑戰全球工業供應鏈,同時也是一個推動轉型的巨大刺激,對于受中美貿易戰沖擊的中國制造業而言,在疫情之后出現大量訂單返回中國的趨勢,逼得中國制造業得正式面對人力資源短缺的問題,在政府大力補貼下,現在中大型企業開始加快機器人部署。

    《南華早報》報導現在的中國制造業情況,表示美國于2018 年7 月啟動貿易戰后,許多中國企業,特別是在珠江三角洲和長江三角洲的制造業,都表示由于擔心貿易關稅的連鎖效應,正在搬遷生產線離開中國。

    但這個情況出現逆轉,原因是中國是唯一在冠狀病毒中完全恢復生產的主要經濟體,國內制造商和海外買家正在重新評估搬遷的必要性,以及維持中國生產能力的重要性。

    然而中國缺工、人力成本上漲的問題持續存在,唯一的解決方案就是加快自動化部屬。2018 年中國新安裝的工業機器人數量下降1%,至約15.4 萬臺。根據中國機器人產業聯盟和國際機器人聯合會的數據,2019 年市場繼續萎縮,同比下降8.6% 至14.4 萬臺,但是在2020 年下半年出現大幅反彈。

    中國的工業機器人產量在去年1 月和2 月冠狀病毒爆發的高峰期比去年同期下降19.4%,但在2020 年的前11 個月中,總產量卻年增22.2%。另外一家機器人研究所估計,去年有超過169,000 個新的工業機器人安裝,總數將比中國機器人產業聯盟和國際機器人聯合會提供的2019 年的144,000 臺增加17.4%。

    根據國際機器人聯合會的最新數據,2019年中國的機器人密度為每10,000名工人187臺,高于2018年的140臺和2016年的68臺,全球平均是113臺工業機器人。政府支持的中國智慧產業聯盟樂觀地認為,如果流行病在來年繼續影響其他主要經濟體的生產能力,那么將有穩定而可觀的訂單流向中國制造業,這將導致機器人技術的繁榮。

    最大推動力是政府補貼。報導稱中國政府對機器人產業進行巨額補貼,將其視為推動該國制造業升級,同時應對勞動力短缺,以及不斷上漲的勞動力成本的關鍵解決方案。而政府支持的激勵措施和資金,將推動中國制造商在制藥、醫療設備、新基礎設施項目和食品加工等行業中用機器人代替人類的步伐。

    即使中國要向服務業轉型,但中國作為世界工廠的角色很難被取代。Quartz在一篇題為「如果中國不再希望成為世界工廠,誰來取代它?」的報導中引述哈佛約翰·F·甘迺迪政府學院經濟學教授Gordon Hanson的研究表示,越南和孟加拉最有資格,但遠不足以取代中國,他認為勞動密集型制造業可能會留在中國,但會發生巨大變化。

    主要的變革就是自動化技術,為機器人完成繁重的工作提供希望,而人類則專注于更精巧的任務。實際上,中國是使用工業機器人的全球領導者之一,但報告也提到,中國自動化采用主要是在汽車和電子等領域,在使用這種技術生產低成本商品方面,并沒有表現出太大的動力,也許是因為中國仍然提供大量廉價勞動力。

    盡管供應鏈領導者積極于將采購范圍擴大到中國以外,以及時裝等行業的公司探索在歐洲和美國靠近其最終消費者生產商品的可能性,但許多人仍然發現放棄中國很困難。在權宜策略下,催生中國加一戰略,在該戰略中,公司將大部分制造業務保留在中國,但將部分份額分散到越南等國家。

    他也提到這種策略下的副作用就是漲價。他說,「如果中國的成本持續上漲,而公司不撤離,將會發生什么,影響之一可能是服裝和鞋類產品的成本提高,這對公司乃至消費者來說都是如此。」


    轉載請注明出處。

    制造業供應鏈自動化
    免責聲明

    ① 凡本網未注明其他出處的作品,版權均屬于激光制造網,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獲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 用,并注明"來源:激光制造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責任。
    ② 凡本網注明其他來源的作品及圖片,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媒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刪除。
    ③ 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本網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權益,請及時向本網提出書面權利通知,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具體鏈接(URL)及詳細侵權情況證明。本網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將會依法盡快移除相關涉嫌侵權的內容。

    網友點評
    0相關評論
    精彩導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