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的自動駕駛汽車都會采用一種昂貴的雷達技術——激光雷達,利用激光發現道路上的物體。多年來,工程師和企業都在研發自動駕駛汽車,但是還有一個障礙在阻礙自動駕駛汽車的價格變得更便宜,進而提高普及率,即需要找到方法降低激光雷達的價格,而此種技術又是機器人導航系統的關鍵,能夠通過從障礙物上反射回來的光波,讓自動駕駛汽車發現并避開道路上的行人和其他危險。
(圖片來源:斯坦福大學)
不過,如今的激光雷達都會采用復雜的機械部件,以發射手電筒大小的紅外激光,會像老式警車上安裝的警燈一樣旋轉,價格為8000至30000美元。
在此背景下,據外媒報道,斯坦福大學(Stanford University)一個團隊在電氣工程師Jelena Vuckovic的帶領下,正致力于將車頂激光雷達的機械和電子元件縮小至與單個硅芯片一樣大小,而且只需幾百美元就可以實現量產。
該項目是Vuckovic實驗室研究多年的成果,目的是找到一種實用方法,以利用這一簡單事實,即與陽光可以透過玻璃一樣,硅對于激光雷達使用的紅外激光而言,也是透明的。研究人員表示,他們利用硅對于紅外線的透明度,以控制、聚焦和利用光子的能量,而光子就是構成光束的古怪粒子。
該團隊采用了一種Vuckovic實驗室早在過去十年內就率先使用的方法——“逆向設計”,該方法依賴于一種強大算法,為執行特定功能的實際光子電路繪制藍圖,在此種情況下,光子電路執行的特定功能即是將一束激光射到汽車前方,以定位道路上的物體,并引導反射回來的激光回到探測器。激光雷達根據光脈沖向前發送以及光束反射回探測器之間的延遲時間,以測量汽車與物體之間的距離。
Vuckovic團隊花費了兩年的時間才為芯片級激光雷達原型打造了電路布置圖,并在斯坦福的納米制造設施上打造了該原型裝置。
在芯片上打造測距機制是邁向制造廉價激光雷達的第一步,也是至關重要的一步。目前,研究人員正在進行下一步研究,以確保激光束能夠在不使用昂貴機械部件的情況下進行掃描。根據Vuckovic所說,仍需要大約三年的時間才能打造出可進行道路測試的激光雷達原型。
轉載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