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ikuqo"></ul>
    <tfoot id="ikuqo"></tfoot>
    <tfoot id="ikuqo"></tfoot>
  • <ul id="ikuqo"><sup id="ikuqo"></sup></ul>
  • 閱讀 | 訂閱
    閱讀 | 訂閱
    產業資訊

    默默的堅守 清華大學博士生創業3D打印

    來源:福布斯中文網2015-01-16 我要評論(0 )   

    清華大學畢業生、太爾時代CEO郭戈一度是個獨行者。這名清華機械系博士,畢業即留京創業,他的同學們則紛紛轉行,進入金融、電子

     清華大學畢業生、太爾時代CEO郭戈一度是個獨行者。這名清華機械系博士,畢業即留京創業,他的同學們則紛紛轉行,進入金融、電子等賺錢更快的行業,而郭戈卻始終默默地守在當時非常冷門的3D打印領域。

      他所身處的3D打印行業,在2010年的熱潮到來前,是個小眾得幾乎無人知曉的行業,“中國多年來整個行業規模不到十億,還不如北京菜市場。”他這樣形容。

      讓人意想不到的是,二十年前,國內外早已刮過一陣3D打印熱潮,當時這項被稱作“快速成型”的技術,一度引來科研界、企業界和政府的熱捧。然后,盛宴之后迅速遭遇瓶頸:這項尚不成熟的技術遭遇推廣乏力,市場規模停滯在10億美元左右,企業和政府對它的熱情也隨之下滑。

      現在,3D打印行業的發展比郭戈的預想更快,在這個冷清的行業堅持了十年的郭戈也將太爾時代帶領為亞洲最大的3D打印企業,2013年獲得了數千萬元的銷售額,預計今年銷售額將突破億元。

      和其他創業企業不同,太爾時代脫胎自高校,有著根紅苗正的出身:太爾時代董事長、創始人正是國內引進3D打印第一人、清華大學教授顏永年。1988年,顏永年在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做訪問學者,偶然得到了一張工業展覽宣傳單,其中介紹了快速成型技術。回國后,顏永年立馬轉攻這一領域,并建立了清華大學激光快速成形中心,并在1992年啟動課題組,耗盡積蓄,興建了一座簡易的3D打印實驗室。

      郭戈攻讀博士期間師從顏永年,2002年,從清華畢業后,郭戈和顏永年創立了太爾時代,開始將這項技術帶出實驗室。依靠高校的科研積累,太爾時代早期以生產工業級的3D打印設備為主,價格從上萬到數十萬不等,每年的銷售量只有幾百臺,產品多賣給國內學校作教學用途,公司在工業級3D打印領域不溫不火地發展。

      期間的大背景是3D打印行業同樣經歷了漫長的徘徊期。轉折出現在2010年,得益于RepRap等著名開源3D 打印機項目,這項技術逐步向消費領域擴張,2010年,全球有多家小型創業公司利用開源的計算機軟件,制造出可放在個人電腦桌上的3D打印機,并將價格降低至2,000美元以下。

      2009年,太爾時代迅速做出了轉型決定,這也是太爾時代最關鍵的一個節點。郭戈判斷,太爾時代在3D打印市場徘徊多年的主要原因在于在工業級應用上,這項技術仍欠缺強度和精度,工業級設備比較昂貴,3D打印并不能改寫制造業的生產方式和產業鏈的運作模式。反觀消費級市場,貿然進軍固然風險很大,但若成功,則會將用戶群體迅速擴展。

    在工業級市場的多年積累為太爾時代進入消費市場鋪平了道路。在將工業級3D打印機的技術移植到桌面級3D打印機上后,依靠自主研發的控制系統、機械系統和軟件平臺,2009年研制出第一臺擁有多項自主知識產權的桌面級3D打印機,2010年,太爾時代制造的桌面級3D打印機— UP Plus在全球銷售,當時售價2,890美元,最高打印精度達到0.2mm。

      與工業級3D打印機相比,較低的價格是桌面級3D打印機銷量猛增的重要原因。“質量、價格、便捷”是郭戈認為3D打印機被大眾接受的關鍵因素,依靠合理的價格、出色的品質,太爾時代開始在桌面級市場里所向披靡,大量獲得用戶,并接連推出UP mini、UP Plus 2、UP BOX多款產品,銷售一體化3D打印軟硬件及打印材料。

      由于發現海外消費者對3D打印機接受度更廣,這家公司目前銷售重點在海外市場。郭戈介紹,太爾時代已在美國、英國、德國、法國、澳大利亞、日本、俄羅斯、南非等國設立了40余家代理機構,海外市場營收占比超過70%。在北京懷柔,太爾時代有著一個六千平方米的廠房,在代工廠制造完成的零件將在這里組建、調試,并發往全球各地。2014年年初,公司完成了千萬元A輪融資,這筆錢將更多地投入在海外市場的開拓上。

      這來之不易的成就,要歸功于現年四十歲的郭戈和他領導的團隊為研發產品所付出的辛勞和努力。出生在甘肅的他高中畢業,進入清華機械系就讀,是他投身3D打印行業的第一步。師從顏永年,則奠定了他專注研發3D打印產品及此后創立太爾時代的基礎。

      理工生穩健持重,讓郭戈領導的太爾時代賺一分錢,辦一分事,穩打穩扎地度過十年波瀾不驚的創業生涯。現在,帶領近兩百人的團隊,郭戈提出他未來的夢想:如同計算機的普及一樣,3D打印機未來可以出現在每個家庭和辦公室,為消費者帶來個性化制造的自由。“我們的目標是為上千萬的用戶服務,雖然現在沒有做到,但未來它的用戶群體必然超乎想象。”郭戈說。

      自從工廠出現以來,產品與消費者之間的距離從未如此接近過。樂觀的想象背后,事實是桌面級3D打印機的應用和普及仍存在一些限制,包括速度慢、耗材種類受限等,其中最關鍵的一點是打印物品需要先有該物品的3D數據文件。以往,要么通過軟件建模,要么通過3D掃描儀掃描,以形成3D數據文件;前者需要掌握3D建模的技能,遠超出一般用戶的能力范圍;后者需要3D掃描儀,價格較為昂貴。近年來,為解決上述問題,全球一些提供3D數據文件的網站接連出現,用戶可以根據自己的喜歡的模型,下載3D數據文件,3D掃描儀已降到人民幣萬元左右。

      這是太爾時代和整個行業面臨的環境,能否更好地連接比特世界與原子世界也是太爾時代未來能否持續高速發展的支撐因素。在浙江金華從事3D打印制造的同行、閃鑄科技市場部經理陳錚錚則表示,3D技術的成長本身也是一個漫長的過程,需要其他各項條件的成熟,包括3D設計軟件的普及,新材料技術的進步以及3D打印產品服務的挖掘與銷售渠道的建立。3D打印技術的未來,將很大程度上取決于是否有完整的產業鏈支撐,而這一切顯然并不由郭戈和太爾時代主導。

      更大的威脅是3D Systems等掌握核心專利的國外對手們依靠成熟的產業生態圈和商業模式,很快會在中國建立3D打印市場的優勢。大象進來,中國企業將面對更加嚴峻的競爭環境。郭戈希望在巨頭進入前,太爾時代也成為一個不可挑戰的巨頭,“我們要盡快地提高我們在市場上的占有率,通過移動應用、社區和周邊產品構建我們自己的生態系統,用足夠大的用戶群體和足夠好的用戶體驗構筑防守體系。”

    3D打印太爾時代:在巨頭進入前占領中國市場
    2013年,太爾時代遭到了MakerBot 的收購方Stratasys公司的訴訟,在控訴中,Stratasys認為太爾時代侵犯加熱平臺、填充率和填充樣式等四項專利權。由于這些都是在桌面3D打印機上經常要用到的技術,如果侵權被宣布成立,對于太爾時代以及其他基于FDM 技術的3D打印機制造商都將是一大打擊,不過太爾時代迅速出面否認了指控,其合作伙伴、北美品牌Afinia公司也發表公開聲明認為Stratasys所提到的四項專利要么在機器中并沒有出現,要么因為更早存在的其他發明內容而已經失去法律效應。

    轉載請注明出處。

    3D打印清華大學
    免責聲明

    ① 凡本網未注明其他出處的作品,版權均屬于激光制造網,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獲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 用,并注明"來源:激光制造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責任。
    ② 凡本網注明其他來源的作品及圖片,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媒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刪除。
    ③ 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本網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權益,請及時向本網提出書面權利通知,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具體鏈接(URL)及詳細侵權情況證明。本網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將會依法盡快移除相關涉嫌侵權的內容。

    網友點評
    0相關評論
    精彩導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