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光制造商情》:在剛剛結束的慕尼黑上海光電展上,金運激光董事長梁偉攜金運團隊向整個光電子產業發起“共建激光產業生態圈”的倡議,引起業內外人士的強烈關注與共鳴。請您給我們介紹下“激光產業生態圈”的定義。
梁偉:“激光產業生態圈”是指產業集群中處于上、中、下游層次的企業,因投入產出關系所形成的類似于食物鏈的產業生態鏈,這些產業生態鏈的有機組合就形成了產業生態圈。產業生態圈由于生成了良好的生態梯級層次,使物流、人流、資金流、信息流在生態圈內形成了最經濟的互動,從而為圈內企業提供了強勁的市場競爭力。
激光產業生態圈,是由金運激光首次提出并發起的,構建以激光材料制造、激光器件研發生產、鈑金結構加工、機械精加工配套、系統集成、知識產權保護、工業設計、軟件開發、電控設計、物流倉儲、渠道經銷、激光加工、激光制品、人才輸送、電子商務、信息咨詢、投融資等多位一體的全行業產業鏈,生態圈組成元素有生產企業、有科研院校、有金融機構,也有個人,旨在通過各要素間的相互協作,實現自身發展和行業的壯大。
《激光制造商情》:此次“共建激光產業生態圈”倡議的提出,是基于哪些因素?金運激光作為發動者,又具備哪些成熟的條件及獨特的優勢?
梁偉:在企業多年成長和發展歷程中,我們深刻體會到了這樣一個道理:企業的發展,不僅要依靠自身艱苦卓絕的努力,更要充分的利用外力和協力,特別是中小企業,你的精力和能力有限,不可能面面俱到,那么你只需把你最核心的業務做好就可以了,也就是你的核心競爭力,其它的可以交給生態鏈的其他企業完成,其實他們可能會更專業,做的更好。
激光產業在數十年的發展中,在技術及應用層面已經發展的比較成熟,大大小小的激光企業、研究機構及開發人才也逐步龐大,但還未形成自上而下、由里到外的生態鏈,企業間的無序競爭,研發平臺的盲目開發,大量人才的本末倒置,使整個激光產業處于無組織狀態。正是基于此,我們提出“共建激光產業生態圈”,為整個激光產業健康有序的發展共謀大計。
此次金運發起“共建激光產業生態圈”的倡議并非一時的口號,而是經過深思熟慮,以激光產業發展的大環境出發,結合金運自身的實力提出的。
首先,在研發方面,金運已形成了從激光器研發制造、機械設計精密加工、箱體制造、應用軟件及控制系統研發、光學元件研發設計、激光驅動電源研發生產、激光冷卻系統的研發生產、電子線路設計到應用研發中心等多位一體的完整產業鏈。其次,遍布全國各地40多個完備的服務網點及在海外5大洲100多個國家和地區建立起成熟的營銷服務網絡,使得金運能夠快速響應全球市場。再者,金運產品線已涵蓋激光雕刻、激光切割、激光打標、激光焊接、刺繡激光系統等100余種機型,應用領域涉及紡織、服裝、玩具、廣告工藝、家具、金屬加工、電子、印刷包裝、汽車內飾、地毯、工業面料等眾多行業。此外,金運作為上市公司,可以充分發揮資本平臺作用,為激光產業灌輸充足的血液。目前,金運已擁有自有資金1.5億多元,并可利用與金融機構的戰略合作關系,撬動10億元的投資資本,這也是一大優勢。
《激光制造商情》:如您所言,激光產業生態圈是一個龐大的系統,對于激光行業的企業主、科研人員、工程技術人員或采購人員,并且想通過合作得以快速發展,如何加入生態圈?加入生態圈有什么好處?怎樣才能快速定位自己在生態圈中的位置?
梁偉:我想這正是大家最關心的問題,也是我們必須向每一位有意向的合作伙伴闡述清楚的問題。
我們之所以發起構建激光產業生態圈,一是想利用整個產業鏈的合力,將激光技術更快更好的應用到更多的行業,促進激光應用產業發展,做大做強激光產業;二是在促進產業發展的同時,通過建立這樣一個內部信息交流互通平臺,實現生態圈內企業、機構及個人的資源互補,進而推動個體發展。
如果加入激光產業生態圈,首先將有機會成為生態圈中需求你產品的商家(包括金運激光在內)的供應商,而對于金運而言,作為一家快速發展的上市公司,也有能力為廣大供應商提供穩定、可持續增長的采購需求,從而為產業鏈上、下游企業發展提供強有力的支持。
其次,圈內企業專注本業,合作共生,因此合作目標明確,長久可信。加入生態圈,你將獲得一個開放的合作平臺,而且這個平臺,將為你提供眾多的交流機會,并且將滿足您幾乎所有的生產服務需求,比如科研攻關、工業設計、知識產權保護、加工配套、渠道經銷、物流倉儲、投融資、合作經營、人才服務等等,通過圈內的資源整合,提高企業運行效率,降低運行成本。
再者,如果你是科研及技術人員,你可以利用生態圈的諸多平臺輕易實現自己的項目構想,實現自身的價值,這些,或許是在你所在企業永遠也實現不了的。比如,你有好的有市場前景的專利技術,在生態圈中,便可轉化成好的項目,進而獲得可觀的經濟和社會效益。
而這種良性的互動,又將推動整個激光產業生態圈的發展、健全和壯大。
《激光制造商情》:金運激光近年來的成績大家有目共睹,特別是在幾個大項目上給我們不斷帶來驚喜,能和我們具體介紹下金運這些項目的情況嗎?
梁偉:金運近年之所以總是能走在市場前列,離不開我們在技術研發上面的大量投入,而我們的這些研發項目能快速實施并獲得成功,正是充分利用產業鏈的優勢。這些項目,有自主研發,也有合作研發。
可能對于大家而言,印象深刻一點的就是金運與銳科合作開發500W光纖激光器的項目,其實這只是我們眾多成功案例中的一個。除此之外,我們還有幾個案例,借此機會可以跟大家分享下:
1.普機標準化項目
針對普通激光雕刻切割機生產周期長、性能不穩定等劣勢,金運激光從2010年初開始部署普機標準化戰略,并成立普機標準化項目組。經過1年多的攻關,2011年7月,激光行業全球首臺標準化加工設備正式問世。
該產品采用激光行業首創的流水工業化大批量生產方式,模塊組裝、外形美觀、性能卓越、維護簡便、生產周期短,加工幅面可個性化選擇,應用行業廣泛,大大突破了消費者對傳統激光切割機的想象,市場反響巨大。
目前該項目產品處于供不應求的旺銷狀態,預計2012年出貨量將突破1000臺。該項目的成功運轉,也帶動了金運上游合作配套企業的發展,為激光元器件、精加工、模具生產等企業的成長帶來了契機。
為應對良好市場前景,該項目團隊已改組為金運激光子公司,進行獨立運作。
2.CO2射頻金屬激光器項目
作為中小功率激光加工設備的核心部件,CO2射頻金屬激光器由于輸出光束質量高、輸出功率方便可調、功率穩定性優異、免維護、使用及維修成本低、可充氣重復使用等優勢,被認為是玻璃管封離CO2激光器的最佳替代品。
雖然非常適合工業化連續生產,但在金運CO2射頻金屬激光器問世以前,該技術一直被國外壟斷。正是在這一背景下,2007年,金運激光開始引進專業人才,啟動CO2射頻金屬激光器項目研發。在研發過程中,金運激光在人力、物力、財力方面全力支持,2009年12月,金運中小功率CO2射頻金屬激光器成功通過科技成果鑒定,金運成為中國首家成功自主研發中小功率CO2射頻金屬激光器的企業,目前金運150W、300W等多種功率CO2射頻金屬激光器,已成功應用到全球100多個國家的客戶生產中。
該項目的核心技術人員,憑借自己的努力,也已享受金運股權激勵政策,獲得千萬級財富。
3.激光電源項目
激光電源,就像人體的血液循環系統,對激光設備的穩定性起決定性作用。沒有激光電源提供穩定的高壓電源,激光器便無法正常工作。
金運激光從2008年成立激光電源研發團隊,經過幾年的持續投入,目前已開發出氣體激光電源和固體激光電源等全系列多品種電源,在極大滿足了設備生產需求的同時,也穩步提升了金運激光設備的穩定性,并且實現了全系列電源的對外銷售。
由于發展迅速,目前,該團隊已組建成為金運激光子公司,獨立發展業務,團隊核心人才隊伍,也已享受金運股權激勵政策,通過這一項目,企業價值和個人價值得到了全面提升。
4.激光控制系統項目
控制系統,相當于人的大腦,對于激光加工設備而言,更是如此,如果沒有良好的控制系統管理,再優越的硬件集成,也無法實現設備功能最優化。
控制系統由硬件(控制卡)和軟件兩部分組成,兩部分相互依存,密不可分,可以說,控制系統研發能力如何,直接決定企業的競爭力。正是因為如此,2007年,金運激光便開始從深圳招募控制系統研發人才并成立項目組,著手進行自主知識產權控制系統的研發工作。
經過幾年的努力,目前,金運控制系統已領先于同行業水平,并擁有近20項軟件著作權,智能排版、大幅面雕花、自動識別、抄版等優勢功能,已成為金運的特色和核心競爭力。
目前,金運控制系統團隊已發展成為金運子公司,團隊核心人員,也已成為金運原始股東,實現了事業與財富的雙豐收。
我相信大家從這幾個成功的項目中已經能直觀的了解金運的實力及加入生態圈所能獲得的利益。希望激光行業的有志之士充分認識“激光產業生態圈”,利用這個平臺,發展和壯大自己,并通過這一平臺,共同構建一個“和諧相生,合作共贏”的激光產業生態圈,通過各個成員的共存共榮,互助協作,最終實現整個鏈條及系統的和諧發展。
轉載請注明出處。